一谈塔读,身边一起码字的哥们姐们脑海中的闪现出的第一个词就是:薅羊毛。就拿我来说吧,两本脑洞流小说,加起来也就百万来字,却总共赚了四万多块钱,关键是写这玩意不用怎么费脑子!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塔读确实香,只要书上了四轮推荐,那钱真就跟大风刮来一样,只是没想到“好景不长”,塔读掀起了改版大风浪!  先是从今年年初开始,塔读首页推的书就开始变得奇怪起来,读者打开首页后第一眼瞧见的不再是熟悉的四轮推荐界面,而是直接进入文创阁的板块了,这根本不符合塔读读者的阅读喜好啊!我们的稿费开始跌得厉害,流量更是止不住的下滑,一时间怨声四起;2月,群里开始有新人吐槽塔读的签约门槛变高了,现在想签个约就很难;3月,塔读开始下调作者福利,一刀砍没了日更万字1200块钱那档,大家觉得塔读这是玩儿不起了!4月,塔读编辑告知男频作者平台取消了4轮PK的推荐模式,改为按字数区间的推荐方式,再结合塔读公众号发的一篇《疫情两年》,主要说的是塔读接下来要扶持精品,抵制羊毛党啥的,直接引爆了整个圈子!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之前那种“两本书狂赚四五万”的“好日子”百分百不会再有了,肯定是激起民愤的,那篇内容感兴趣的可以抽空去看看。以下,全是干货:  文创阁在塔读的地位举足轻重  首先,就来说说为什么塔读重推文创阁。这一点其实很多作者主动或者被动都跟塔读的编辑聊过,大家得到的信息都是脑洞文在塔读的投产比很低,塔读签了相当大比例的一批太监文砸在手里,文创阁是塔读当前转型的重要方向,在流量方面,塔读首页的【文创阁】是独立版块,全部推荐【文创阁】里的书,同时【推荐】版块中,也有一半的推荐位,是给到文创阁里的书的;在团队配备方面,文创阁是运营和编辑打组合的方式,听说选的都是资深的编辑,包括总编、运营老大都混迹其中,由此可见,文创阁是塔读的重中之重。  另外,也有被编辑主动找过来的作者说,编辑让他们写文创阁这个方向的内容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什么样的书才被归类成文创阁频道?  文创阁收录的内容风向标  文创阁里的书到底是怎么定义的?关于这个问题,后来找这些老炮儿作者回忆编辑跟他们说的一起理解了一下,其实就是区别于无线文前百万字精品,后面开始水,写的跟老太太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无线文,也区别于飞卢番茄那种五六十万把所有的梗都抛完了,后续开始烂尾或者直接就太监了的书。大家可以回忆回忆,你印象深刻、二刷三刷的书或者电影电视剧,是不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,就是有故事性,有价值观,而且作者或者编剧绝对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。所以,我们理解塔读文创阁的书,应该是有故事性,有核心价值观的,它不一定很长,但是故事要完整,可读性高。   那是不是脑洞文和无线文彻底就没了?肯定不是。塔读平台上还有很多大龄和低龄的读者,塔读是做无线起家的,脑洞文又积累了这么长时间,所以不可能说放弃就全都放弃,我们现在在平台上还是有很多这个方向的,如果脑洞和无线文有比较完善的故事框架,签约还是比较容易的,收益肯定会比之前强,因为用户盘子即便是缩也没有缩太多,但是签约的书的总量卡了不少,吃饭的人少了,参与分饭的人每个人分的饭自然就多了。  全勤福利调整  我们承接上面文创阁内容的风向来看这个调整,可以看出来,塔读这次改版,字数并不是衡量一本书好不好的唯一标准,而且我们码字的都知道,一本书想写好,他就不可能保质还保量,要求日更一万,那肯定得水文啊,一水文,这书肯定就烂了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所以塔读直接就把日更过万这一档删掉了,就是大家谁都别争这一档了,就好好把文写好,同时又新增了一个日更三千的全勤奖金档,这也是避免优质作者因为更文达不到标准而失去了全勤奖,更新字数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了,核心是要把书写好,这一点塔读的公众号在改版的时候发的那篇反内卷也解释了。(塔读的公众号的NB之处就在于发个啥很容易在龙空掀起讨论,当然这个公众号一天到晚也真是啥都敢说。)但你说,那这是不是就代表收入会降低,其实不是,你书写好了,广告收益增长的肯定不止那点全勤奖的差价,而且即便说你当前数据不是很好,还可以申请那个个性创作扶持奖,其实从这儿也能看出来,流量多少也不是判断一本书价值的唯一标准了,不然就不会拉出来个个性创作扶持奖,扶持代表啥,代表支持啊!支持你创作那些没有那么快拉到流量的好内容。但是有一点,勤奋点更新肯定不会是劣势,多更新肯定有优势,这是客观规律啊!  男频推荐机制调整  既然对日更的要求降低了,调整推荐机制,按照不同的字数区间进行推荐,这事就好理解多了,估计也是去年的四轮PK塔读花了大几千万最后搞到的全是烂尾书,这事儿把塔读整懵逼了(当然咱也赚嗨了,哈哈哈哈哈哈),所以进行调整了,早写够早进入对应的字数区间进行曝光,写慢点就晚点进入对应的字数区间曝光,这个其实比较吻合塔读想要大家写好故事,写能写长的好故事的核心方向,以前那种四轮PK机制,下四轮就没啥流量了,所以没有理由写下去,新机制按照不同的字数区间来进行推荐,更有利于作者把内容写长,也方便读者选书,一般来说,大家还是喜欢把书养肥了看,所以也反向推动了作者把书写长。  流量下滑,签约过稿难  塔读这波无论从推荐结果还是推荐根本机制上来看,肯定是一次很彻底的改革了,既然是改革,但凡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,这个过程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利益的牺牲,也有改革者本身的阵痛,所以塔读流量短期内有所下滑是必然的,因为之前积累的读者看不到大量的脑洞文和无线文了就会离开,但是文创阁积累起来后,势必会吸引来一大批极有忠诚度的读者,这些读者无论从粘性(广告创收)和付费(打赏)上来看,都更有价值,而且也更利于作者的自身积累。为什么过稿难?因为有限的流量要给到真正能写出好内容的优质作者,得让这批作者赚到钱,才会给作者自己以及外部能写出好内容的作者动力!而且塔读总共也就二十多个编辑,精力肯定有限,所以减少签约量,也能把编辑的精力更多地放在有潜力的作者身上,帮助作者去提升。  但新人肯定会感到难受,因为签不上书了嘛,这问题肯定存在,你要说跟去年那样签新人,我觉得肯定不可能了,但要说不扶持新人了,我觉得也未必,毕竟推荐机制在那里放着,而且听说编辑有跟新人作者说还是会给新人签约机会来测书。   另外最近大家也经常吐槽说塔读编辑要大纲,其实我觉得这不是个坏事,还是建议大家能够自己去捋一捋出个大纲,这样自己也能好好梳理一下思路,毕竟写书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真不是长久之计,现在真的是太内卷了!  综上来看,塔读想要做综合类的网文平台,而不是单一的脑洞无线文平台,从以上这些举措来看这事儿是在落地,另外,我为啥觉得塔读这一波还行呢,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网文平台的风气确实太乌烟瘴气了,大家都太浮躁了,很多书抄袭起来简直就是中译中啊!但因为流量原因有些平台甚至都不愿意下架抄袭的书,各个平台也是大把大把烂尾的书,新人写个一两本书就能成大神,月入跌到一万以下就开始吐槽,真的是让我这个在事业单位月入四千的人无地自容。  要我说,网文行业的风气是该好好重塑一下了,写书还是要有稳定的心态,多多少少得有一点自我提升,你摆烂、我摆烂,大家迟早全完蛋。所以,这一次,我还真希望塔读能成。

 

本文转载自“网文老大哥”百家号